400快餐三小时qq二维码_300元四小时服务_同城约100元一晚

科学研究

2018年江西省职业技术教育优秀论文评选-中职学校四位一体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时间:2018-06-25 09:50:05发布人:华宣点击:6447次

2018年江西省职业技术教育优秀论文评选

中职学校四位一体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学校:江西华忆电子工业中等专业学校

姓名:章谋 电话:13879653298

地址:吉安市国家级井冈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吉安大道3号

邮编:343100

提要:中职教育是以升学有基础、就业有技能为指导的素质教育,办学以来学校积极探索关于提升教学质量的办法,经过多年探究,现以形成学生评价、教学评价、家长评价、企业评价的四位一体质量评价体系。

主题词:中职 教学质量 评价体系

中职学校四位一体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提要: 中职教育是以升学有基础、就业有技能为指导的素质教育,办学以来学校积极探索关于提升教学质量的办法,经过多年探究,现以形成学生评价、教学评价、家长评价、企业评价的四位一体质量评价体系。

一、建立教学质量评价组织机构的依据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 2020 年)》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把提高质量作为重点,建立健全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强调“切实发挥学校的教育质量保证主体作用,不断完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和运行机制”因此,建立学生评价、教师评价、家长评价、校企共评的中职学校四位一体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

二、构建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原则

构建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既要遵循职院校的教育教学规律,又要使评价体系具有一定的操作性。 在具体执行上,不仅要充分理解政府颁布的相关配套政策,利用行业的优势, 让企业和学校都有明确的职责分工、程序,还要制定便于操作的评价标准。必须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不能主观臆断或掺杂个人感情,力求建立“公正、公开、公平、 科学”的评价体系,评价结果较真实地反映学校教学质量,具有科学性。必须是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其内容应该相对稳定。 但是,教育教学过程是一种知识传递的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对其质量进行评价的体系也应是动态变化的。 所以,必须根据内外部条件和因素的变化不断调整与完善做到动态和静态的有机结合。

四位一体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总体架构

四、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一)、学生评价

1、学习小组建设评价。学习小组建设是华忆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提升育人质量,实现“华忆梦”的固本培元工程。学校把学习小组建设摆在全校工作重中之重的位置,为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夯基垒石,为学校发展积优成势。组建原则:一是人数适当。班主任要将班级学生均等分成8-10个学习小组。以4人或6人为一组划分。二是均衡有梯度。班主任根据学生的考试成绩、性格个性,性别、自觉性、语言表达、沟通、学习能力以及家庭情况等因素。进行优化组合,均衡调配,形成组内异质有梯度,组间同质当均衡,能体现效益最大化,为小组考核创造公平。三是选准组长。要选拔组内学习成绩优、善于沟通、有管理能力的学生为组长。推选一名副组长,负责组内日常工作。各组应建立完善的组长职责。四是自愿、互补、双向选择。为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学习小组的组合在确定组长的基础上,组员尽量做到自愿、互补,组长和组员双向选择。五要开展比、学、赶、帮、超的竞赛活动。学习小组经过优化组合后,原则一学期不变,有利于形成团队精神和风格。小组之间要坚持开展比、学、帮、赶、超竞赛活动,各班要在教室后墙建立“擂台栏”,坚持品学情况每周考核,结果每周一公布,每月一小结公示,期末评优表彰。

学习小组评价班级组间评价,一是学习小组评价主要由学习成效、遵规守纪、公共卫生、好人好事与特殊加分四大模块组成,采用积分制。 二是班级内组间考核,采取组间交叉考核,在班主任的监督下,由班干部组织学习小组组长完成每周小组成员的考评分的记录。班长或学习委员负责本班所有学习小组每周考核分的汇总、存档并在周五报班主任审定。三是各班必须在每周一12:00时前及时公示本班学习小组周明星,并把班级明星张挂在班级名片上,先进事迹材料在校广播站进行宣传。每月一总结,对评出的“月明星” 班级给予奖励。四是班主任每周日晚将上周班级学习小组统计报表交教务处汇总。系部级评价由学习小组制度建设(30分)、张榜与培训(20分)、学习成效(50分)三个模块组成。每周由专职人员对各班学习小组进行评价,形成材料报教务处。

 2、 学生课堂评价。每班每节课委派3名学生对教师课堂进行量化考评。考评内容主要分为教学常规与教学改革两部分。教学常规(40分),主要评价内容有:一是出勤(5分):教师应在上课前(含晚自习)1分钟在教室或实验室门口待岗。凡出现上课迟到、早退、中途离岗、课堂接打电话、任意一种情况不得分。二是下班辅导(7分):教师坐班应布置学习任务并辅导学生学习,特别要关心后进生的学习。三是作业批阅(8分):按学校规定每周每2课时一次作业,专业课每进行一次单元实践算一次作业,语文课每8课时写1篇作文且要全批全改。四是单元实践(10分):教师应根据教学进度提前一节课告知学生实践内容及需准备器材。在实践过程中应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充分发挥学习小组长的作用,运用兵教兵的模式教学,老师能及时准确地解答学生的问题。五是课堂管控(10分):课堂上教师应确保学生全神贯注地听课,对个别出现违规的学生应及时提醒。教学改革(60分),一是学习小组打造(10分):教学过程中应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充分发挥学习小组长的作用,运用兵教兵的模式教学,做到节节评。二是教学模式的运用(15分):根据我校现行教学模式,语文课、政治课采用以学定教四过关模式,专业课(含有关专业英语课)和专业基础课采用项目教学、做学合一模式(非专业英语、数学课不做要求)。三是项目教学(以学定教)准备阶段(12分):文化基础课教师应做到每1-2节课前布置学习任务,发放导学案由学习小组利用自习时间完成并有批阅。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教师应以当月的实训项目为核心,围绕项目开展理论教学,在项目实施前2-3周课任教师给学习小组布置项目任务,由小组完成项目信息收集、项目方案拟订、作品性能描述等工作。四是项目教学(以学定教)实施阶段(13分):文化基础课教师应紧紧围绕导学案开展教学,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应围绕项目开展教学并做到理论与单元实践比为1.5:1,项目实训阶段应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充分发挥小组长的领头作用,运用兵教兵的手段达到共进的目的。五是项目教学(以学定教)效果测评(10分): 项目实施之后教师应利用1-2个课时组织学习小组对本组的作品进行展示,小组间进行互评及学生对老师的评价。

(二)、教师评价

1、教师过程性评价

以全面深入推进教学改革,贯彻落实“项目教学、教学合一”;“以学定教四过关”的教学模式,打造一支业务精、责任心强的教师队伍,为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巩固率为目标。评价对象分为专业教师、专业基础课教师、文化课教师三部分。评价内容主要有日常检查(40分)、过程性考核(30分)、学习小组(30分),项目教学(50分)、单元实践(20分)。教务处每月末对每位教师进行月考评,考评结果纳入年终考评。

  2、学科抽考评价

学科抽考是学校期末质量的大检阅。抽考遵循的原则全面性、综合性、实用性。每学科按班级人数的30℅现场抽调参加指定学科考试。质控中心根据系制定的学期3-5个项目中抽出其中一个项目进行命题或3-5个项目全覆盖命题。命题方式根据学科的需要采用外聘教师命题或交叉命题的方式进行。命题采用百分制,其中实训操作部分占60℅,理论部分占40℅。考试统一采用实践考试方式在实验室进行,原则上命题、监考、评分由同一人完成,教研质控中心、系和实验中心协助。抽考评价采用所有学科均以课任教师为考评对象按及格率和优生率核算。1、及格标准:、非学前教育专业所有学科成绩在60分以上(含60分)为及格。、学前教育中专班钢琴弹唱、舞蹈、手工制作、简笔画学科成绩在70分以上(含70分)为及格,其他学科成绩在65分以上(含65分)为及格。、学前教育大专班钢琴弹唱、舞蹈、手工制作、简笔画学科成绩在72分以上(含72分)为及格,其他学科成绩在68分以上(含68分)为及格。 2、优生标准:a、非学前教育专业中专班级所有学科(计算机网络专业除外)成绩信管系得分在85分以上(含85分),机电系所有学科、信管系计算机网络专业得分在80分以上(含80分)为优生。b、非学前教育专业大专班成绩优生分数在中专优生分数基础上提高3分计算。c、学前教育专业中专班级成绩在88分以上(含88分)为优生,学前教育大专班成绩在90分以上(含90分)为优生。评价结果作为教师学期业务评价分的50%,记入教师业务档案。

  3、段考(月考)评价

段考作为学校教学质量检测的方式之一,纳入教师过程性评价。教务处根据教学进度,每月进行一次全校性的质量检测,根据中职学校特点,开展以实践考核为主的能力检测,突出职业学生的职业特点。评价将对班级平均分,及格人数(或及格率)和优生人数三方面进行量化,有比较对象的班级也可以采用平行评价模式。评价结果纳入教师月绩效考核。

(三)、家长评价

学校质量监控中心是连接学校与家长的中介人,质控中心每个月要完成2-3个班级学生家长随机走访调查。 每学期必须完成家长对学校测评工作。测评可以采用问卷、电话访问的形式进行。测定家长对学校的认可度,对问卷、电话访问家长的情况形成纸质汇报材料,报分校长办公室,为提升学校服务质量提供数据支撑。

(四)、企业评价

    1、宗旨目标:为了发挥企业办学的优势,深化和完善校长与厂长、专业与产业、教师与师傅(工程技术人员)、课堂与车间、学校实训基地与企业研发中心五个对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实现企业评价质量体系。

    2、校企合作评价体系。校长对接厂长。作为校企双方的决策人,从学校、企业发展战略上构建合作伙伴关系,沟通双方的感情、交流双方的信息、熟悉双方的培养目标和管理模式、互通双方的资源优势,解决深度合作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为深度合作、无缝对接创造条件。专业对接产业。由校企双方共同建立专业建设委员会,企业直接参与学校教学计划的制订,学校与企业共同确定培养目标,在培养目标的框架下,将课堂教学与实验室、实训基地教学以及企业生产教学计划相统一,将理论课的教学内容与实践教学、生产服务、科研开发的内容相融合。课堂对接车间。加强合作、共同培养是校企合作的主题。一是企业委派工程师直接参与到课堂教学,把企业的生产技术和工艺流程以课程的形式纳入教学计划。二是根据国家教学大纲要求,学校在三年级下学期组织学生进企业车间顶岗实习,把课堂搬进车间,实行定向培养。教师对接师傅(技术员、工程师)。教师对接师傅是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教育教学素质的重要措施,是实现校企深度合作的保证。教师与企业工程师实行一对一帮扶,根据企业要求,教师积极参与到企业生产、管理等工作,了解生产流程,熟悉技术要领,使教学更有针对性。实训基地对接研发中心。充分发挥校内外实训基地优势,加强与企业研发中心对接,学校委派专业教师脱产3-6个月进入企业研发中心学习,积极参与企业产品开发,使教师从传承向创新转变,提升了教师业务能力,增强了学校的创新活力。

校企合作“五对接”是学校特色工程之一,企业积极参与到学校专业建设评价、课堂评价,顶岗实习评价三个方面。企业评价分值占毕业考核总数的30%。企业评价是学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重要一环,直接决定了学校“产品”的质量。十几年来,企业对我校学生的课堂评价、顶岗实习评价满意率均在96%以上,学校毕业生受到各企业的一致好评。2016、2017年我校两度荣获“吉安县校企合作先进单位”称号。

学校自推进教学改革以来,不断完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现已形成学生评价、教师评价、家长评价、校企共评四位一体的质量评价模式,学生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升,学校每年在全市教育评估成绩稳居全市前列,教师参加全国、省级信息化说课大赛屡获佳奖,学生参加省、市技能竞赛成绩名列前茅,学生实习企业满意率达98%以上,学生对口就业率达100%,学校质量品牌成效凸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