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12-23 09:05:27发布人:质控中心点击:37593次
江西省华忆电子工业中等专业学校
(吉安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2021 )
![]() |
中等职业学校教育质量年度报告
二 0 二一年十一月
编制说明
开展中等职业学校质量年度报告工作,是学校完善教育质量评价制度,加强教育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提升德育工作水平,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是学校向社会宣传办学理念和办学成果,展示学校风采风貌和办学特色的重要途径;是促进学校加强信息公开、回应社会关切、接受社会监督的重要体现。对于促进中等职业学校与社会沟通,强化校企协同育人,推动中等职业学校加强学校管理和育人工作,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报告根据教育部职成司、省教育厅《关于做好 2020 年度中等职业教育质量报告编制、发布和报送的通知》(教职成司函〔2020〕36 号、赣教职成办函
〔2020〕45 号)和市教育体育局相关通知要求,为进一步促进全省中等职业教育健康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江西省人民政府《深化产教融合实施方案》、《教育部 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整省推进职业教育综合改革提质创优的意见》等文件精神,在学校党政领导下,结合我校实施“一市(校)一策”情况,质量管理办公室会同学校各部门集体编制而成。数据主要来源为江西省中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数据采集统计时间除财务类为 2020年1 月至12日, 其它数据的采集统计时间为2020-2021学年。
目 录
1.学校简介
江西省华忆电子工业中等专业学校是与吉安县人民政府共建的一所混合制学校。属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江西省A档(优质)中等职业学校,江西省十所高水平中职建设学校。2019年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吉安市、县“军事化管理特色学校”。
学校地处国家井冈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的中心,“一校两区”(东区、西区),占地350亩,建筑面积6.8万平方米。校园环境优雅,是一所集庐陵文化与现代元素于一体的园林式学校。学校设机械电子、信息工程、经济管理三个系16个专业。学校现有在校学生5362人,教职工286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9人,中级职称22人,研究生学历12人,博士生1人,双师型教师22人,省级骨干教师2人。设有各类实训室、实验室48个,建成国家级电工电子与自动化实训基地一个,省级计算机网络实训基地一个,省级机电技术应用实训基地一个,智能制造实训基地一个。学校实现了数字化校园全覆盖。电子信息技术、计算机平面设计、机电技术应用三个专业被江西省教育厅认定为省级精品专业。我校是江西省示范中等职业学校、吉安市校园文化建设示范校、吉安市军事化管理特色学校、吉安市校企合作示范学校、江西省A档(优质)中职学校。学校秉承“视学生为亲子、视质量为生命”的办学理念,形成以“六大教育”为主线的军事化管理德育品牌和“以学定教四过关”、“项目教学做学合一”的华忆教学模式。近年来,参加省技能大赛曾获得七个全省第一名;参加市技能大赛,蝉联“十七连冠”。
办学27年来,为国家培养了2万多名中、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其中近千人自主创业成为老板,有近几千人在吉泰走廊企业成为管理和技术骨干。三校生高考升学率达80%以上。
2.办学资源
学校占地面积233100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86847平方米。截止 2021 年 8 月底,学校固定资产总值达到3068.216万元。具体情况见表 1-1。
表 1-1 学校办学资源总量及生均值
序号 |
名称 |
单位 |
数量 |
生均值 |
1 |
占地面积 |
m2 |
233100 |
41.4 |
2 |
校舍建筑面积 |
m2 |
86847 |
16.2 |
3 |
教室面积 |
m2 |
25947 |
4.23 |
4 |
行政办公用房面积 |
m2 |
9066.15 |
1.48 |
5 |
校内实验、实训场所面积 |
m2 |
10707.75 |
1.74 |
6 |
学生宿舍(公寓)面积 |
m2 |
120547.14 |
19.63 |
7 |
固定资产总值 |
万元 |
13335.33 |
2.49 |
(二)学生情况
1.学生规模
2021 年,我校继续实施“三限政策”,即限分数、限专业、限人数。今年所招学生平均分489分,比上年提高了79分,500分以上的764人,600分以上的23人,最高分为610分,生源素质大大提升。 2021年我校共招收新生2172人,现有在校生5362人,毕业生1178人。生源主要来自本市, 少数生源来自外省市。
图 1-1 学校近两年学生规模情况
2.学生结构
目前,我校共设置幼儿保育、会计事务、航空服务、物联网技术、机电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电梯安装与维修保养、汽车制造与检测、数控技术应用、电子信息技术、无人机操控与维护、汽车美容与装潢、计算机平面设计、电子商务、计算机网络技术、动漫与游戏制作共 16 个专业,形成了信息技术、加工制造、财经商贸、旅游服务、文化艺术类等五大专业布局, 所有专业均紧密对接吉安经济社会发展和主导产业发展需要。现有 1 个市级大师工作室是“机电一体化大师工作室”;3个省级精品专业,机电一体化、电子与信息、计算机平面设计;3个市级精品专业,分别是:电子信息技术、计算机平面设计和电子商务。学校现有在校学生5362人,其中男生为2756人,女生为2606人,以上学生入校时均为当年应届初中毕业生。
学校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以师德为主线,以教师专业发展为主题,造就一支专兼职结合、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
1.师资队伍总体结构
学校现有教职工286 人,其中专任教师246 人,专业课教师 137 人,“双师型”教师22 人,从企(事)业单位聘请兼职教师 5 人。师生比1:18.7。
2.专任教师学历结构和职称结构
2020—2021 学年,学校专任教师中专业课教师 137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55.7%;具有研究生学历以上的教师 13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5.28%;高级职称的教师有9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3.65%;具有讲师职称的教师有19人,占 7.7%。教师具体情况见表 1-2。
表 1-2 学校教师情况表
教职员工总数 (人) |
在编教师总数(人) |
校外兼职教师总数 (人) |
双师型教师总数 (人) |
||||||
286 |
27 |
5 |
22 |
||||||
专任教师总数 (人) |
文化课教师数 |
专业课教师数 |
学历 |
职称 |
|||||
本科以下总数 (人) |
本科总数(人) |
本科以上总数 (人) |
助理讲师总数 (人) |
讲师总数 (人) |
副教授总数(人) |
教授总数(人) |
|||
246 |
109 |
137 |
36 |
197 |
13 |
33 |
19 |
9 |
0 |
1.实训条件
学校实训基地建设规范,工位充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达到 3068.21 万元,较上一学年增加322.79 万元,实训室 48 间,实训工位 887 个,完全满足教学、实训、培训和技能鉴定需求。
2.信息化建设
随着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信息化建设被按下了快进键,学校越发重视推进学校管理与教学信息化进程,具体表现在:继续推广运用智慧校园数字平台。 本学年,所有办公程序发文、请假报批等都走 OA 系统、实现无纸化办公;教务管理上教师课表排定、调停课申请、教学文件管理、督导同行听评课、学生评价, 教师评学等都在智慧校园平台完成,全面实现全校网络数字化管理。同时学校重视教学手段新,积极推进信息化教学进程,教师积极参加各级信息化教学大赛,成效显著。具体获奖表 1-3。
表 1-3 教师参加信息化教学大赛获奖情况
时间 |
参赛项目 |
获奖 等级 |
教师名单 |
2020 年 11 月 |
江 西 省 职 业 院 校 技 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专业类) |
二等奖 |
彭文俊、彭贱根 |
三等奖 |
肖彩娇 袁艳 赖歉 孔祥慎 |
||
三等奖 |
刘洪勇、肖盼、刘杰杰、古益华、周克建 |
||
三等奖 |
周声刚 张友根 周秀如 黎娜 |
||
江 西 省 职 业 院 校 技 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基础类) |
三等奖 |
鄢玉珊 郭梅华 黄敏 刘素 |
|
2021 年7 月 |
江 西 省 职 业 院 校 技 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专业类) |
三等奖 |
魏如意、曾青、彭斌 |
三等奖 |
肖倩、刘美兰、刘曦、肖盼 |
||
三等奖 |
肖彩娇、袁艳、赖歉、孔祥慎 |
||
三等奖 |
周声刚、张友根、周秀如、黎娜 |
||
2021 年7 月 |
江 西 省 职 业 院 校 技 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基础类) |
三等奖 |
鄢玉珊、郭梅华、黄敏、刘素 |
2020 年 11 月 |
江西省防疫期间“ 线上教学” 优质课评比 |
二等奖 |
涂云霞、罗婧文、刘长志 |
三等奖 |
曾青、魏如意 |
1.学生基本素质评价
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学生文化课合格率、专业技能合格率、体质测评合格率、毕业率、双证书获取率等指标评价良好,具体情况见表 2-1。
文化课合格率
( |
专业技能课合格率( |
体质测评合格率
( |
毕业率
( |
职业技能鉴定通过率( |
100 |
100 |
86.03 |
100 |
50 |
表 2-1 学生基本素质评价指标
2.学生职业大赛获奖
学校弘扬工匠精神,完善校、市、省、国家四级竞赛参赛机制,强化学生技能训练,2020 年 11 月,我校如期举行“第二届校园科技节”,共 24 个项目,1000 多名学生参赛,产生一等奖36 个,二等奖 90 个,三等奖 102 个,实现“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为选拔学生参加市、省竞赛做好人才储备。在 2020 年江西省职业院校技能竞赛中,我校获二等奖 1 个,三等奖 5 个。
2021年吉安市第18届技能竞赛于5月份举行,我校共 196 名学生参赛,获一等奖 10 个(23人),二等奖 16 个(27 人),三等奖 20 个(65 人),并荣获“团体二等奖”的好成绩,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具体获奖情况见表 2-2。
表 2-2 本学年学生技能竞赛获奖情况表
序号 |
年度 |
竞赛项目 |
级别 |
获奖学生 |
获奖等级 |
1 |
2020年 |
电子商务运营 |
省级 |
肖名杰 李智敏 彭文彬 朱子睿 |
二等奖 |
2 |
电子商务运营 |
杨俊文 周慧华 肖福清 刘倩 |
三等奖 |
||
3 |
机电技术应用 |
李成翔 肖建光 蒋海成 王渝民 |
三等奖 |
||
4 |
2020年 |
电子电路装配 |
市级 |
郭开群 郭东旭 |
三等奖 |
5 |
数控技术 |
刘亮 周超 肖伟声 匡志翔 |
三等奖 |
||
6 |
智能家居 |
陈良宇 肖锋 |
一等奖 |
||
7 |
平面设计 |
杨宇康 彭成芳 周巧鹛 阮起炀 |
一等奖 |
||
8 |
计算机速录 |
罗正豪 |
一等奖 |
||
9 |
网络布线(团体) |
谢俊华 龙欣钰 刘玉昕 龙彪 |
一等奖 |
||
10 |
车加工技术 |
肖积文 肖则旭 |
二等奖 |
||
11 |
平面设计 |
周怡新 肖亮华 徐行发 宋佳莹 |
二等奖 |
||
12 |
机器人技术应用 |
刘昌腾 康惠茹 刘子强 彭树琴 |
二等奖 |
||
13 |
网络搭建与应用(团体) |
曾宪刚 赵致斌 欧阳聪 钟子燕 |
二等奖 |
||
14 |
单片机控制装置安装与调试 |
孙家杰 刘乐兵 |
二等奖 |
||
15 |
制冷与空调设备组装与调试 |
周逸 陈光涛 |
二等奖 |
||
16 |
电子电路装配与应用 |
袁训晖 肖志勇 |
二等奖 |
||
17 |
计算机速录 |
高薛平 |
二等奖 |
||
18 |
计算机速录 |
刘京博 |
二等奖 |
||
19 |
物联网技术 |
梁晋宾 刘隆煜 高水清 欧阳明 |
二等奖 |
||
20 |
平面设计 |
周文茜 陈雨欣 肖美婷 周艳妹 |
三等奖 |
||
21 |
计算机速录 |
黄嘉琪 |
三等奖 |
||
22 |
计算机速录 |
赖西西 |
三等奖 |
||
23 |
电子电路装配与应用 |
彭家康 郑昙鑫 |
三等奖 |
||
24 |
计算机硬件检测(团体) |
叶博诚 任洪晨 李嘉灿 高杰 |
三等奖 |
||
25 |
工业产品设计与创客技术 |
肖绍良 刘子颜 |
三等奖 |
图 2-1 市技能竞赛奖牌
3.学生获取“1+X”证书
在 2020-2021 学年,学校共有 85 名学生获取了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其中 42 名学生获取会计电算化(初级)证书,43 名学生获取幼儿教育资格证书。具体情况见表 2-3。
表 2-3 2020-2021 学年学生获得职业资格证书统计表
序号 |
专业名称 (全称) |
专业技能方向名称(全称) |
学生获取的职业资格证书 |
||||
名称 |
等级 |
人数 |
发 证 机构名称 |
鉴定地点 |
|||
1 |
会计事务 |
会计电算化 |
会计电算化 |
初级 |
42 |
国家财政部 |
校外 |
2 |
幼儿保育 |
幼儿教育 |
幼儿教师资格证 |
初级 |
43 |
省教育厅 |
校外 |
获取职业资格证书总人数(人) |
85 |
学校于 2020 年 12 月开展了在校学生满意度调研,有4770 名在校生参与调研,调研样本数占到在校生总数的 99.5%,满意度达 96.28%。
图 2-2 2020-2021 年度在校生满意度统计图
调查结果显示:学生最满意的是专业学习、校园文化与社团活动,是因为近几年来我校“双师型”教师人数不断增加,实训室不断建设和完善的结果;另外学校对学生素养教育开展”一生一品工程”促进学生非智力因素成长与发展,同时学校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严抓严控社团活动质量,让每办一次活动,无论是参与人次,还是活动影响力都得到提升。具体情况见图 2-2。
学校认真落实国家免学费和助学金、学籍管理等相关政策。为所有符合条件的学生免学费, 公平、公正地做好各类助(奖)学金的评选和发放工作。规范资金管理,加强资金过程监管, 优化资金发放流程,确保资助资金及时足额发放到人。2020 年,4770 名学生享受中职免学费政策,在全体学生中占比 100%;759名学生享受国家助学金,占比 15%;发放 789000 元奖学金助学金。2021上半年有4489人享受中职免学费政策,发放金额达5364250元,其中715名学生享受国家助学金,金额达715000元;2021下半年有5202人享受中职免学费政策,发放金额达6196000元,其中870人享受国家助学金,金额达870000元。
2020 年,吉安县财政局给予2020级新生发放“职业教育劵”,助学金为1346000元,奖励市级、省级技能竞赛获奖学生共 192 人,发放奖金 6 万 9千多元,大大激发了全校学生比学习,拼技能的积极性。
2021年,吉安县财政局给予2021级新生发放“职业教育劵”,助学金为1255000元。
我校学生邓惠民、吴婷、刘欣浩、肖福信、刘苏雯五位同学获得 2020-2021 学年国家奖学金。
2021年吉安县财政局对19级学生求职补贴196000元。
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大力扶持,学校多层面拓宽就业渠道,做到就业与升学并重。2021 届毕业生就业率为100%,与 2020 届毕业生就业率相比增长 1%;专业对口就业率 94.49%,与 2020届对比增长 7.88%,升学率 100%。具体情况见表 2-4、图 2-3。
表 2-4 学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情况表
届次 |
应届毕业生就业人数 |
对口就业率( |
初次就业月收入(元) |
应届毕业生省内就业人数 |
应届毕业生省外就业人数 |
升学人数 |
2020 届 |
1352 |
96.8 |
3257 |
601 |
9 |
742 |
2021 届 |
1178 |
98.3 |
3500 |
418 |
5 |
755 |
图 2-3 近两年毕业生生升学情况示意图
学校已开设有职业生涯规划、公共艺术、历史、社交礼仪、书法等必修课,课程覆盖全校学生;通过演讲与口才协会、普通话协会、电子协会、计算机协会、国学、红歌合唱、绘画、手工制作协会、舞蹈协会、吉他协会、篮球协会等 30 个社团实践活动,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协调沟通能力得到加强,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岗位迁移能力。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关于 “鼓励创业,带动就业”的精神,全面落实中央、省有关鼓励支持“双创”的决策部署,进一步营造创新创业良好氛围,每学年度,我校团委从 10 月份开始着手准备方案,招募创新创业团队,邀请校外创新创业专家来校开展培训,审核筛选种子项目团队,邀请校内教师指导种子项目并打磨开进,项目落地实施,项目材料整理上报,校内审核筛选 4 个重点项目团队现场演练,4 个重点项目代表学校参加各级活动:获奖作品有《敦煌飞天》、《鸿雁》等分别荣获县元旦汇演一等奖、二等奖。也激发了校内教师和学生参加协会、社团活动的积极性,进一步提升了校园文化青春活力氛围。
1.专业结构调整
学校以“巩固传统专业、发展重点专业、增加新兴专业”为指导思想,紧追市场,紧跟产业,紧贴职业,科学合理设置专业,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优化专业结构。根据学校办学历史与现状,巩固电子技术、机电一体化等传统专业,发展航空服务、幼儿保育、计算机应用、电子商务等重点专业,新增物联网技术应用专业。建设以电商、工业机器人专业为龙头的信息产业专业群。
2.人才培养方案调整
学校严格按照教育部《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制定并实施各专业教学计划。按照《中等职业学校专业建设标准》进行专业建设,成立专业建设委员会,对各专业实训设备建设、教师队伍培训等进行科学规划,促进专业建设健康发展。
(1)优化和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学校积极推进下, 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在行业、企业的参与和支持下,通过社会调研和人才市场调查对 2020、2021 级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修订。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过程中认真贯彻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社会需求和岗位需要为重点的思想, 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从社会调查和职业岗位群分析入手,分析从事岗位群, 工作所需的综合能力及相关的专项能力,然后从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提出具体的标准和要求,科学制定了人才培养规格和培养方案,突出应用性与针对性。根据市场对人才需求变化,适时地对培养方案加以调整和优化。科学合理地确定了人才培养规格、理论课程和实训项目。
(2)全面推行“1+X”考证制度。把职业资格证书课程融入培养方案,纳入教学计划。学生毕业除毕业证外还可取得相关专业的职业资格证书。2020-2021学年, Web 考证通过率为 39.6%,网店运营推广通过率达到了 100%,成绩喜人。
(3)加强素质教育。坚持把职业能力与素质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目标,在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教学设计中得到突出体现,并渗透到教学全过程,不断加大学生素质教育力度,有效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4)“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适应市场多变性,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规格,共同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确定课程内容和教学进程。本着教学内容与职业接轨、教学组织灵活多样和教学手段现代化的原则,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课程设计、综合练习等可结合实际项目进行实训。注重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部分课程的理论教学和实训项目直接在企业单位、幼儿园课堂教学现场进行。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求实践性教学环节不少于总课时的50%,生产性实习不少于实践性教学环节的 80%。
1.公共基础课。学校按照教育部要求开足开全语文、数学、英语、德育、历史、体育与健康、公共艺术、计算机应用、职业生涯规划等公共基础课,确保每个专业的学生都掌握必备的文化基础知识,达到国家规定的基本要求。
2.“1+X”试点。学校开展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双证融通”改革和“1+X”证书试点工作,把职业岗位技能和素养融入相关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中。根据职业资格的要求把物联网技术、工业机器人、网店运营推广、单片机技术、等职业技能鉴定相关的课程直接纳入课程体系,提升学生职业能力素养,要求学生在校期间必须参加各种类型的考证和考级。
3.课程建设。学校在课程体系建设中,打破传统的学科本位课程体系,课程设计积极对接职业标准和行业规范,根据工作过程和典型工作任务开发教学项目,以项目为主体,注重学生能力培养和专业实践,教师课程设计注重规范、特色、新颖。2020 年,共有6门课程在省级比赛中获奖。
表 3-1 学校课程在各级各类比赛中获奖情况表
课程名称 |
项目名称 |
获奖等次 |
教师姓名 |
语文 |
省级教学能力比赛公共基础组 |
省级二等奖 |
郭梅华、鄢玉珊 黄敏 刘素 |
英 语 |
省级教学能力比赛公共基础组 |
省级三等奖 |
肖艳萍、王娟、李杰 |
电子商务 |
省教学能力比赛专业技能 |
省级二等奖 |
彭文俊、刘美兰 |
手工制作 |
省教学能力比赛专业技能 |
省级三等奖 |
肖彩娇 袁艳 赖歉 孔祥慎 |
机电技术 |
省教学能力比赛专业技能 |
省级三等奖 |
周声刚 张友根 周秀如 黎娜 |
平面设计 |
省教学能力比赛专业技能 |
省级三等奖 |
肖倩 刘曦 肖盼 |
4.教材选用
教材是体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知识载体,是进行教学的基本工具,也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保证。为确保高水平优秀教材进入课堂,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学校制定了《教材选用暂行规定》, 规定教材的选用应符合专业培养方案和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应有利于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培养,优先选用近 3 年国家级重点教材和规划教材。
图 3-1 学校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
本学年,共有32 位教师参加各类教学比赛、技能竞赛获奖,其中,获省级教学能力比赛二等奖 9人;获吉安市第十七届专业技能竞赛(教师组)一等奖2个,二等奖 5个,三等奖 4个。曾青、刘长志获江西省“双师型”教师证书;教师培训及参赛获奖具体情况见表 3-2、表 3-3。
表 3-2 教师参加培训统计
培训类型 |
培训人次 |
培训主要内容 |
国培 |
32 |
双师型教师专业技能培训—平面设计 专业带头人领军能力研修项目—机电一体化 江西省优秀校长专题研修 远程培训项目—职业教育改革专题(面向行政人员)、远程培训项目—思想政治工作专题(面向专任教师)、远程培训项目-公共基础课新、课程标准 |
校内培训 |
993 |
线上教学学习平台实操培训、线上教学优质课申报培训、教学能力比赛培训、教学能力比赛现场决赛培训、2020 暑期全校教职工职业能力培训、会计技能培训、电子商务运营技能培训 |
合计 |
216 |
表 3-3 教师参加各级各类竞赛获奖统计
序号 |
获奖级别 |
比赛项目 |
获奖教师 |
获奖情况 |
1 |
2020 年江西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
教学能力比赛 (专业类) |
彭文俊、刘美兰 |
二等奖 |
2 |
2020 年江西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
教学能力比赛 (基础学科) |
郭梅华 鄢玉珊 黄敏 刘素 |
二等奖 |
2020 年江西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
教学能力比赛 (基础学科) |
肖艳萍、王娟、李杰 |
三等奖 |
|
3 |
吉安市中等职业学校第十八届技能竞赛 |
车加工技术 |
涂云霞 |
一等奖 |
4 |
数控车工 |
陈小军 |
二等奖 |
|
5 |
电子商务技能(团体) |
刘美兰、肖玢 |
一等奖 |
|
6 |
电子商务技能(团体) |
刘曦、曾青 |
二等奖 |
|
7 |
电子电路装调与应用 |
罗宾 |
三等奖 |
|
8 |
电子电路装调与应用 |
周克建 |
二等奖 |
|
9 |
单片机 |
彭贱根 |
三等奖 |
|
10 |
会计技能(团体) |
胡小萍、罗宴群 |
三等奖 |
学校主动适应市场,树立新发展思维,不断深化教育改革,依法治校、依规治校,确保学校高质量发展。
1、加强制度建设,确保管理有序。2020-2021学年,学校结合实际,完善多项规章制度,有效促进部门管理规范化。
2、强化部门职能,落实“八型干部”要求。紧贴实际,调整部门人员
岗位,最大限度发挥部门主管潜能,优化结构,提高工作效能。
3、精细化管理,打造“六有教师”校园名师。上学期至今,学校流动的老师很少,教师队伍较为稳定。结合校情,暑期又招聘了一批新老师,而且素质一年比一年高。要使老师生活愉快、工作愉快,一是改善住宿条件,今年大部分安排在龙湖左岸,每人一间,改善了住宿条件。下一步还要建教师公寓。二是改善教师饮食条件,引进了一家新的餐饮公司,老师用餐由一楼改到二楼,并且实行自助餐,提高了档次。三是提高教师的基本工资,主要向一线教师倾斜,增幅为100到500元。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育人之本,在于立德铸魂。我们时刻牢记总书记嘱托,把立德树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工作的主线,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树立生命化德育观念,使德育成为关注、呵护、提升、完善生命的事业;把思想品德、政治品德、伦理品德、心理品德教育作为德育的主战场。学校坚持“德育为先,立德树人”,以课堂为主阵地,整合教务处、德育科和团委的资源。成立了学生校卫队、团学干部六大检查部门。
1.德育教育
一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学科、进课堂。一方面重视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选拔优秀干部、优秀教师担任思政课教师。思政课教师进行双重管理考核,业务教学由教务处负责,纳入过程性考核,育人效果由德育处进行考核;另一方面按照国家规定开设了“道德与法律、哲学人生、职业生涯规划、经济政治与社会、心理健康”等课程;同时,结合学生实际,开展了“世界、人生、价值”三观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在教学中集中优质资源,利用智慧化教室,通过直播方式上大课,使思政课与各类课程同向同行。
二是德育处坚持组织全校学生星期一早上网上参加升国旗仪式,以及学生每天网上晨会、宣誓,每日观看新闻联播等活动。每周班主任召开主题班会,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学习总结和心理健康疏导,学校还配有专门的心理教师和心理咨询室。
三是军事化管理出实绩。编辑出版了《军事化管理在华忆》这本军事化管理专辑,专辑图文并茂,作为校本教材,得到了省市县教育部门有关领导的肯定。正在拍摄《百花园里橄榄绿——华忆学校军事化管理纪实》专题片,为拍摄好这部专题片,学校提出了高要求、高标准,成立了制作领导小组。通过“一书一片”的制作,不仅总结推广学校的军事化管理,而且也对军事化管理起到提升作用,促进了点滴上台阶。
四是军事教官队伍建设得到了加强,招聘了一名退伍军人任总教官,训练效果得到了提升。为查缺补漏,学校邀请了教育局武装部孙部长来学校检阅升旗仪式,在检阅后提出一些整改意见。同时,学生会6部门31个岗位建设得到了完善,学生会6部门的作用得到了发挥。
五是学校进一步深化“三大关系”建设,分层次成立了家校共建委员会,制订了家校共建委员会章程,各层级定期召开会议,听取家长对学校的办学意见。通过家校共建,达到家长了解学校管理、家长参与学校管理、家长支持学校工作、家长宣传学校,使他成为班主任与教师的助手、学校的帮手,家长满意率达98.76%,非常满意率达63.34%。由于有这么一个平台,家长参与的积极性得到提高,学校重大活动也会积极参加。第22届校运会,200余家长代表观摩了开幕式,仪式上,学生齐唱《父亲》《母亲》两首歌曲,感染了家长;还有运动会上的亲子活动,增进了感情。全校举行了家校共建会议,邀请了优秀家长讲话、作报告,讲成功育人经验。部分班级邀请了部分家长参加每周四的主题班会,让家长参加班级管理。使学生家长与班主任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加强,学生与班主任父(母)子女般的关系更融洽,任课教师与班主任的合作关系更稳定。事实证明,家校共建做得好的班级,班风肯定好,学习成绩肯定有所上升。其中也出现了一些典型。张璐老师获县级优秀班主任,王家良、刘琦华、邓相艳 等20位老师获校级优秀班主任。
六是德育研究中心成立以来,开展了较有创意性的工作,除了申报学生养成教育等课题外,还每个月抓一个专题,每个班级围绕专题召开主题班会,设计的班级“迎新年、展宏图”活动有创新。制定了家校共建的方案并步步推进。
七是举办了两期阳光西点班,收到了预期效果。
2.织牢织密安全围网,打造安全文明和谐校园
安全是学校的命脉,必须放在第一位。今年学校扩大了办学规模,在校学生达5362人,而且分东西两个校区,增加了安全管理的难度。安全管理始终要放在第一位,要织牢织密安全围网,确保师生人身财产安全,今年学校强化了以下七个方面的措施,确保了校园安全。
一是全面落实了学校出台的《平安校园建设实施方案》《平安校园建设部门考核办法》《教职工安全考核办法》《教职工安全责任及权重》《安全责任目标督查方案》五个文件,将教职工的安全责任与职级考核挂钩,抓实抓细、毫不放松。对照安全目标,层层压实责任,克服麻痹思想,把安全任务落小落细毫不放松。
二是严格落实了省教育厅印发的《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任务清单》《防溺水任务清单》《平安校园建设任务清单》三个任务清单。抓细抓实了“两册一单”的填报。强化了组织保障,加强教育宣传,完善了基础建设,增加了8名素质较高的保安,购置了物防技防器械,加装了围墙铁丝网,实现了校园封闭式管理和24小时的全天候安全监控,建立了“互联网+安全”平台和考评考核机制。严格了门卫制度,升级了校园监控师生人脸识别系统,严格了师生进出校门的管理。
三是建立了安全督查制度,成立了四个督查组,开展了两轮集中督查评议,6次随机督查,并结合海恩法则、墨菲定律发现学校安全工作的短板和漏洞,督导单位和部门补短板、堵漏洞、织牢安全围网。学校建立了严格的奖罚制度,设立了校园安全平安奖项。
四是强化安全教育,安全提示常态化。学校邀请了省教育厅安稳会领导伍斌斌副处长来学校作安全工作报告,全体干部聆听了报告;邀请了工业园派出所、县交警大队领导来学校作法制、交通安全报告。各班级召开安全主题班会6次,主题班会德育处、安监办都会组织人员进行检查、鉴定、评价,使安全教育的主题班会开得扎实有效。广播、语言提示和LED电子海报安全提示,使安全教育常态化。
五是用好“学生巡逻队、校车巡逻队、值周校长带班巡逻队、寝室安全管理队伍、教官安全管理队伍、班级信息队伍、师生出入校门护送队、保安队伍”八支队伍,明确职责任务,建立信息反馈制度,坚持定时不定时的巡逻制度,加密对重点时段、重点地段的巡逻,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使这八支队伍成为学校的天网、地网,进一步强化管理,充分发挥出他们在平安校园建设中的作用。
六是学校调整了心理咨询室、充实了专业人员,由1名心理学硕士研究生和1名心理学教师担任专职心理健康教师,花费近20万元购置心理咨询、危机干预设备器材。上学期用近一个月的时间对学校全员进行心理测试,为全校学生建立了心理健康档案,为41名同学建立了重点人群档案,对少数几名紧急学生进行心理危机干预,并通知家长共同做好干预工作,落实干预措施。学校已建立起寝室长、班主任、家长、心理教师四级预警措施,加强对心理问题学生的疏导。由于措施得当,本学年未出现一例因学生心理问题而产生安全隐患。
七是加强东西两校区学生过马路的管理,落实了两个校区过马路的安全教育与措施;添置了安全隔离围栏;学校筹集资金加装了西校区的围墙铁丝网,预防学生翻围墙,消除安全隐患;学生过往东西校区还有配有值日教师、门卫工作人员专门护送。
图 3-3 各主题活动照片
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阵地建设,抓好意识形态工作,在师生中积极开展爱国主义等主题教育, 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党支部高度重视并大力推进,周密部署,把党建工作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建设“三化”工作抓严、抓实、抓细、抓到位,坚持以党建促教育,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
表 3-5 学校本年度党建工作统计
党支部数量(个) |
在职党员人数(人) |
党员专题学习次数(次) |
参与党员专题学习人员 (人次) |
1 |
23 |
18 |
236 |
1.党建工作标准化建设。一是领导班子建设标准化。按县教育体育局党委工作要求,有序进行了换届选举,配齐配全了支部班子;二是活动场所标准化。对党建办公室进行了规范化布置,满足党员活动需要。
2.党建工作规范化建设。一是党员队伍建设规范化,对发展党员的每一个流程都进行严格考核,确保发展党员质量;二是组织活动规范化,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按时开展主题党日活动;三是运行机制规范化,严格执行学校《落实“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的实施办法》;四是群众服务规范化,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3.校党代会胜利召开。1月 26 日,学校召开了第二次党员大会,有23 名党员及 4 名列席代表参加,大会全面总结了学校过去二十一年来的工作,科学规划了学校未来五年发展目标,顺利完成了校党委以及校纪检委员会的换届选举工作,明确了新时期党建工作的新要求以及新一届党委工作任务。
图 3-4 学校开展主题教育活动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号召与正确组织下,我校与吉安市高新技术园区、吉安县工业园区、吉安县凤凰工业园区内近50家企业、涉及到电子信息技术、精密仪器加工、工业自动化、幼儿教育等主导产业广泛合作,采用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与伊戈尔科技有限公司、汉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吉安联创(宏声)有限公司、立讯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各公、民办幼儿园等开展深度合作,到目前为止,有对口、稳定、符合各专业实习需要的校外实习基地共有 33 个,涵盖全部专业,其中电子技术应用专业 5 个,计算机类专业 7 个,电子商务专业 5 个,具体情况见表 4-1。
表 4-1 学校校企合作情况表(部份)
对接专业 |
合作企业数量 (个) |
校外实训基地数量 (个) |
学 生 顶 岗实 习 岗 位 数(个) |
教 师 企 业实 践 岗 位 数(个) |
订单班数量(个) |
电子技术应用 |
5 |
5 |
124 |
3 |
3 |
电子商务 |
5 |
5 |
138 |
2 |
0 |
计算机应用 |
4 |
4 |
91 |
2 |
0 |
计算机平面设计 |
3 |
3 |
129 |
3 |
0 |
数控技术 |
2 |
1 |
63 |
1 |
0 |
机电一体化 |
3 |
1 |
50 |
1 |
0 |
学校全程、全面落实实习就业工作,规范实习管理,构建校企共同实施、共同管理的实习运行机制。现有实习基地 33 个,实习时长 6 月,为每一位实习学生办理了实习责任险;签定实习三方协议。对实习返岗学生全面调查,深入摸排,做到精准把握。尽量协调企业做到“专车接送”,确保学生生命健康安全。近三年校企合作专业与企业情况见表 4-2。
专业 |
企业 |
计算机平面设计 |
伊戈尔科技有限公司 |
计算机应用 |
江西汉威科技有限公司 协讯电子有限公司 |
电子商务 |
螃蟹王国科技有限公司 航盛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幼儿保育 |
神华幼儿园 龙飞幼儿园 吉安县保育院 吉安县湖滨幼儿园 |
电子技术应用 |
立讯精密科技有限公司 先歌音响有限公司 协昌精密科技有限公司 |
图4-1 学生实习、校园招聘会
2010 年 在吉安县县政府、县总工会牵头引领下,我校与吉安县工业园区近50家工厂、企业广泛合作,成立了吉安县职业教育集团,我校成为常务理事单位。多年来我校在各专业、行业内开展校校、校企、校行、校政合作,实施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共育,人才资源共享,信息资源共用,招生就业联动以及社会服务活动共推等主要业务,每年按职业教育集团召开年会、恰谈专业与产业、教师与工程师等对接,定期邀请企业、行业、专家到校开展人才培养方案认证会、校企合作教学质量评价方案研讨会以及校企文化交流会等活动,工作上亦得到县政府高度评价与肯定。
图 4-2 吉安县职业教育集团年会
1.为地方培养技能人才
2021 年,学校毕业学生1178人,其中社会实践、实习参与率达90%,为高等学院输送毕业生 755人,含本科60人,余下学生全部为地方企事业输送技术技能人才423人,具体情况见表 5-1。
表 5-1 毕业生就业情况表
毕业人数 |
就业人数 |
升学人数 |
入伍人数 |
省内就业 |
市内就业 |
省外就业 |
1178 |
423 |
755 |
12 |
423 |
423 |
0 |
2.社会满意度不断提高
2021 年 10 月,学校对用人单位进行了问卷调研,参与调研的 33 家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工作能力和职业素养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总体满意度较高,其中非常满意和基本满意态度的占到 91.05%。
(二)社会服务
1、公益服务
![]() |
学校主动做实党建之扶贫工作,常驻干部到吉安县凤凰镇康家担任第一村委书记,为当地农民办实事,全年公益服务累计 137 人次,同时也给华忆学生上了一堂生动的思想政治课。
2、文化传承
作为一所有近30年办学历史的学校,从建校初期立志办好“井冈山下一朵美丽的职教之花”,为吉安县这片红色土地的孩子提供一个学习的乐园,本着“视学生为亲子、视质量为生命”的教育理念,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中职校。
(1)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开展“文明礼仪伴我行传统文化”主题系列活动,通过开展古风诗词朗诵、校园十佳歌手、新生红歌大合唱、“共忆往昔峥嵘岁月,传承红色革命精神”华忆教官团井冈山游学等多种形式主题文化活动,让全校学生能够学习和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让文化传承成为新时代青年学生时尚的颜色。
(2)开展“我和我的祖国”系列主题教育活动。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校团委组织开展了“听党话、跟党走”主题升旗仪式、主题团日活动、主题班会,并在国庆期间组织全校师生不同形式观看阅兵式, 进一步激励广大团员青年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引导青年学生敬国、爱国。
3.承办活动等支持服务
学校承办了江西省“天工杯”第二届电子行业职工职业技能竞赛;继续承办吉安市第十七届、十八届?